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——徐志康老师侧记
资治通鉴中有云:“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”。人生之幸,我大二时在高分子新生大会上,初为徐志康老师的风采所折服。其后从大三SRTP到大四毕业设计,直至现在膜表界面工程课题组直博,我一直师从徐老师。每一堂高分子化学课,每一次组会和工作讨论,乃至每一次课题组出游,都是徐志康老师言传身教的课堂。
师者,所以传道,授业,解惑也
徐老师不仅是以一位老师的身份传授我们知识,更是完美诠释着一位导师的涵义。他指引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探寻,去寻求科研的快乐。在确定课题时,徐老师建议我们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深入思考,想前人未想,做前人未做;在工作讨论时,徐老师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表象,要对背后原因和科学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;在论文成功发表后,徐老师提醒我们不能只关心最后的成果,更要珍视我们在这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。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
徐老师一直以自己对待工作与科研的认真态度对我们言传身教。当每天早晨7点很多同学还在呼呼大睡时,徐老师已经早早来到办公室工作;当假期同学们乐不思蜀时,徐老师却未放下过手上的工作;当我们担心出差的徐老师无法参加第二天的组会时,他已经连夜从千里之外赶回杭州;当我们写完文章自鸣得意时,徐老师精准指出我们文章中的不足,大至骨架脉络小到句读用词,一丝不苟。
学贵得师,亦贵得友
徐老师常说:“工作严肃认真,生活幽默随和”。科研上徐老师是我们的良师,生活上徐老师是我们的益友。夏日炎炎,徐老师会给我们讲述曾经缺水没空调的夏日杭城,他每天睡地板的趣事;冬日寒寒,徐老师也会发出“叶底藏花一度,梦里踏雪几回”的感叹。对待情绪,徐老师让我们滤去悲伤愤怒,留下快乐;对待爱情,徐老师告诉我们去品味日复一日的平淡,寻找深植于内心的珍贵认同;对待成长,徐老师让我们去接受孤单的自己,失落的自己,勇敢地面对本来的自己。
人生有尽,学海无涯,于有尽人生,得一人师,幸甚!